|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社情民意
社情民意

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,打造友好型旅游城市

来源:本网发表日期:2020-02-18

  韶关是中国旅游优秀城市,每年来韶的游客以13%-15%的增长速度递增,据统计,目前来韶的游客自驾车作为旅游出行方式的占比为59.41%,以高铁、普铁、客运大巴作为出行方式的占比为35.53%,通过旅行社参团来韶的仅占5.06%。自由行已经成为游客来韶的主要方式,当游客来到韶关后,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的信息化、便利化水平,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的出行体验感。

  当游客自驾车前往到韶关后,停车难是困扰自驾车主的主要问题,商场、酒店的公共停车位置不足、路边的咪表要买专卡消费(且该专卡仅能在韶关市区范围内使用,有一定的地域性),给游客造成出行的不变,为此,建议: 

  一是要将停车场规划纳入“多规合一”中考虑。对新建的公共建筑,充分考虑绿化地、地下车库的综合利用。 

  二是升级改造咪表打卡系统。在原有停车格子的位置增设感应装备,刷卡系统以手机支付功能(微信、支付宝)代替现有的卡式刷卡,同时与诚信系统挂钩,对停车不缴费的车主纳入失信人名单,一方面,可以减轻目前上街巡视的收费人员人力资源成本,另一方面,可以增强车主的诚信意识,从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 

  三是对现有可改造的停车场进行升级。人防部门可以对全市的地下车库进行摸底调研,对基础条件好、符合改造要求的车库试点探索改造升级为双层立体车库。 

  四是探索共享停车新模式。建立智能化、科技化的停车管理系统,充分利用停车点附近的小区、共公建筑剩余车位,盘活车位资源,激发市场活力。 

  当游客通过高铁、普通火车或者大巴抵达韶关后,交通指引不明晰、公共交通刷卡系统滞后等因素,却成为困扰游客的另一大难题,为此,建议: 

  一是加快升级改造我市公交车刷卡系统。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,到韶关的游客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达到58.79%,二维码支付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支付手段,但是目前韶关的公交车系统存在着刷码不稳定、电子卡(目前韶关仅有3条公交线路实现电子卡刷卡)没有完全普及的问题,加大科技研发力度,改善现有的支付系统,将旅游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有效衔接,实现城市公交服务与旅游交通服务的无缝化。 

  二是以国际化的视野打造系统化的城市指引牌。在设计风格上融入瑶族文化元素,打好民族牌;在文字指引上,除了中文表述外,应使用标准的、符合国际阅读习惯的英文表述来表达地名,而不是使用直白的拼音表述,这使得到韶关的外国游客无法看懂路标指引。 

  三是增设信息化游客导图。在地标性建筑(如风采楼、百年东街等)、市民休闲公共场所(如中山公园、沙湖公园等)、阅读场所(风度书房)、市政建筑等场所的明显位置,设置LED大屏、立式电脑触摸屏等设施,配置游客导览图,通过打造智慧化信息平台,供游客、市民进行查询了解。 

  我市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,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,将有利于提高游客对韶关这一旅游目的地的口碑评价,有利于韶关打造友好型旅游目的地,从而加快推进韶关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