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一人一议
一人一议

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

来源:本网发表日期:2019-03-29

  当前,我市按照省委关于优化粤北环形生态屏障的战略部署,正在高标准规划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,争当全省绿色发展排头兵。韶关文化产业既是绿色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又是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国家鼓励发展的优势产业,有助于带动韶关现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,推进绿色发展。 

 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,目前虽然韶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,但是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,迫切需要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引导扶持。加快扶持我市文化产业发展,将对非珠三角城市的文创产业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、发挥创新协同效应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示范推广意义。 

  一、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 

  我市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、文化底蕴深厚,资源禀赋十分突出。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下,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,着力打造“善美之城”品牌,“韶文化”研究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然而,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与珠三角城市相比相对滞后,与“历史文化名城”的要求相距甚远,文化资源深厚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,存在明显短板: 

  一是缺乏系统性的文化产业规划、引导和扶持政策。二是缺乏整体、统一且鲜明特色的“韶文化”品牌。三是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及载体。我市现有文化产业规模弱小、难以形成集聚效应、竞争力不强、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等。我市至今没有专业的文化产业园,缺乏承接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,严重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。四是缺乏文化产业人才。 

    

  具体案由及建议: 

  针对以上问题,就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,提出如下建议: 

  一是加大扶持,加快擦亮“韶文化”品牌。围绕“韶文化”核心,从决策层面统筹考虑谋划,全面加强韶关文化产业的规划、培育、打造、引进和扶持,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,打造高度统一的“韶文化”品牌标识。加快出台扶持我市文化产业各项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,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形成推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,加快擦亮“韶文化”品牌。 

  二是打造平台,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。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等文化综合体,重点培育扶持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项目和企业,努力形成文化产业集聚,培育和打造韶关特色文化产业体系。 

  2017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关心支持下,韶关市广播电视台将在原第二技师学院原址建设“融创小镇”(韶关媒体融合与传媒产业创新园)。该项目瞄准当前“广电+影视、文化、创意设计、旅游”产业高速发展态势,以“融创小镇”为平台,以“韶文化”为核心,以影视创意为载体,依托韶关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,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影视、文化创意、时尚展演、艺术创作、数字内容等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发展,将融创小镇建设成为具有文化传媒产业创新示范性特色小镇。建议将“融创小镇”项目纳入我市文化产业重点扶持对象,出台配套扶持政策。 

  三是深入挖掘,主动与韶关主导产业跨界融合发展。要深入挖掘和活化利用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,优化整合、综合开发“韶文化”,抢抓韶关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,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、餐饮、娱乐、休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,增强产业关联度,延伸文化产业链,形成规模效益。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步伐,把文化产业项目列入市一级重点招商项目目录,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,实施项目拉动战略。 

  四是深化改革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文化产业发展完全依靠政府支持和主导很不现实,必须依靠社会力量,通过市场化运作,通过文化产业园区、文化企业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。因此,建议政府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,对引进文化休闲旅游业、信息服务业、创意设计业、现代传媒影视业和会展服务业的文化产业项目给予奖励;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支持;在土地、税费、人才、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具体的优惠政策,以吸引外地优秀文化企业、文化名家来我市从事文化事业,做活做大做强我市的文化产业。 

  五是创新机制,构建文化人才支撑体系。文化要鲜活,人才是关键。要把文化产业人才纳入我市“人才兴市”战略之中,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培育、引进和激励机制,努力培养一批懂市场、会管理、善经营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,一群具有强烈文化使命感的优秀文艺工作者,以及能够扎根基层的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为我市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人才智力支撑。 

  文化产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,有赖于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,科学谋划,大力扶持,才能形成强大合力,真正使我市的文化“软实力”硬起来,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。